
據東非媒體報道稱,目前,大約90%的烏干達棉花出口未加工,導致每年損失約1500億美元(1.494億美元)。
“例如,政策要求所有政府的小學購買該國生產的制服。但這沒有發生。最大的挑戰是在貿易部貿易,工業和合作社部主任司機Ssenkungu表示,在預算制定過程中將政策建議轉移到各部委。“
該國擁有超過38個棉絨出口商,有一些吉祥。只有大約10%的烏干達年棉花產量在本地加工,90%出口。由于缺乏價值增加,該國的收入遠遠低于其否則的收入。一公斤出口的棉花獲取約1美元,而用相同數量的棉絨制成的兩折的布料至少可以獲得8美元。
Ssenkungu進一步說,缺乏資金正在阻礙政策的實施。烏干達生產了十年前,每年254,000大包棉,每次重185千克,賺了4690萬美元。相同數量的棉花將產生約375美元。今天900萬,如果以加工形式出口。(NA)